高臺自駕游(【游記】自駕山西,晉建晉美(十四)佛光寺,第一國寶唐構盛宴)

時間:2023-06-25 10:01:53

#云游風物之旅#


【緣起】

大唐,中國人魂牽夢縈的一個朝代。它留下的詩詞歌賦,它永續的文人風骨,至今仍在傳頌。與此同時,唐代的宮殿、寺廟一系列建筑,則達到中國建筑史的巔峰,其氣魄之大,結構之精,前所未有。


夢回大唐,那是無數中國人向往的一個時代。滄海桑田,歲月彌失,這樣一個王朝的身影,我們如今還能否再次目睹?


為尋蹤千年前的大唐輝煌,再睹盛世下的唐代木構,我們尋著梁、林的足跡,將目光聚焦于山西。只因現今留存下來的唐代古建只有屈指可數的4座,且皆在中國文物大省山西省。


來到五臺,然而我們卻沒有上五臺山,而是直奔臺外,這里有一處大殿——佛光寺的東大殿,是我們追尋梁林當年足跡,一直關注的唐代遺存,它們承載著一千多年前的盛唐輝煌。



【游】佛光寺

久聞佛光寺之名,然而,卻沒想到,其位于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,著實有些偏僻的地方。幸好我們此行為自駕游,否真前往佛光寺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
車沿著山路一直往上開,當然相比當年梁思成、林徽因等又是馬車又是毛驢的探訪之路,我們走得可是輕松太多了。


一路顛簸后,終于來到山前,我們下車改成步行。遠遠地望見,寺外的平臺上,在古松的掩映下,矗立著一座青磚砌筑的紅底清代照壁,上書“佛光寺”白色三個大字。


韋馱殿

繞過照壁,高臺之上便是佛光寺目前的山門。佛光寺原有的山門在光緒年間被毀,現在由佛光寺里最年輕的建筑,民國初年建的韋馱殿來代替。


這里也是參觀游客掃碼購票的地方,每人40元,但沒有任何憑證可以留作紀念。


檐下正中高懸一青邊藍底匾額,“ 大佛光寺 ”四個金色大字蒼勁有力。


拾級而上,步入韋馱殿,才發現殿中無塑像,但拱門兩邊內壁各有一彩繪壁畫,雖已剝蝕,仍可見兩位護法均持金鋼杵,飄帶飛揚,應為光緒年間重建山門時所繪。


走出韋馱殿,不禁回望,只見“佛光寺”三字匾額,閃耀于枝椏間。


跨出山門,豁然開朗,但見整個院落空靈幽深,一切猶如1937年6月26日的黃昏,佛光寺內年逾古稀的老和尚和他年幼的啞巴弟子,給梁思成、林徽因打開山門的那一刻。


如今佛光寺依然坐東朝西,各種建筑順應地勢分別構筑在三層平臺上。第一層平臺上主要有照壁、山門和文殊殿;第二層平臺上的原構建筑彌勒閣現已不存;第三層平臺上即為東大殿和祖師塔。我們眼前的一切,都與當年梁思成所繪制的佛光寺平面布置圖高度吻合。


唐代經幢

立在山門內,向寺內平望,不見傳說中佛光寺東大殿的身影,只看到孤立的經幢、茂盛的綠松和龐大的第二層平臺的臺基。


第一層平臺也就是佛光寺的第一進院落,院落中心的甬道旁,矗立著立了千年前的唐代經幢。


不知為什么,我始終覺得這通立于唐乾符四年(公元877年)的八角兩層石經幢,猶如比薩斜塔一般,已經開始略微傾斜。


花開花落,歲月留痕。佛光寺雖非梁、林當年,但經幢躲過了戰火與動亂年代,幸存于今,束腰基座上雕刻的蓮瓣和壺門樂伎依然清晰可見。


幢頂部雕寶蓋、矮柱、屋檐和寶珠。


幢身上密密麻麻地刻有陀羅尼經,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霜雨雪,字跡仍清晰遒勁。


伽藍殿

經幢南面原有的普賢殿,明崇禎年間被火焚,后于明崇禎年間(1628—1644),在普賢殿偏西一角建起坐南朝北,體量不大,面闊三間的伽藍殿。


走到近前,我驚奇地發現,斗拱上滿繪明清彩繪,柱頭繪龍頭,規整精細。


步入伽藍殿,一堂十八尊清代彩塑,神氣十足,他們膚色各異,形象富有變化,既有寬袍帶冠的文士形象,又有著甲胄的威猛武士,有的持法器,有的著兵器······


此殿除18尊伽藍外,還有一尊老者。 這樣的一堂19尊伽藍布置,極為罕見 ,也是我頭一次見到的。


早春時節,伽藍殿外幾株粉色的桃花正在悄然綻放,頗有幾分“人間四月芳菲盡,山寺桃花始盛開”的意境。


文殊殿

經幢北面為建于金天會十五年(1137年),即南宋經召興七年的文殊殿。


這座初看外表平實無奇的文殊殿,但卻在我國現存古建筑中,是現存最大的配殿,為首屈一指的懸山頂建筑實例,保留了許多宋代建筑規制和手法。


站在文殊殿前,我們率先注意到的是,其殿頂留下的各個時代修繕痕跡。殿脊正中的琉璃脊剎,為元代補修時添配,由兩具鴟吻合成,中雕力士,上面兩層須彌座,頭頂寶珠。


殿脊兩端的鴟吻,雖非琉璃制品,但大口吞脊,卷尾雕龍的鴟吻應為明代之物。


再看文殊殿正面的三座大門,據說亦是原物。門上各懸匾額一塊,“清風遠播”、“叢林第一”為明代舊物;“古今一照”則是清康熙年間所添。


文殊殿除南面三塊匾額為眾人所注目外,其北面還有一塊少有人提及的匾額,同樣為藍底金字,但上書“ 佛光古剎 ”四個大字。


步入大殿,才深切地領會到,其空間營造大膽創新,將金代減柱法發揮得淋漓盡致,面闊七開間的大殿卻僅用金柱四根,創造出極為寬敞的禮拜空間。


正中用鐵柵欄圍起的佛壇上分布著七尊塑像,主尊文殊菩薩騎青獅居中;左右侍立二脅侍菩薩,均南面而立;左前為馭獅人和圣老人;右前為善財童子和佛陀波利。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殊七尊,像雖塑于金代,但明顯仿造于東大殿,唐風濃郁(網圖)。


這時我們還注意到,殿內墻壁上還留有大量明代羅漢壁畫。木構、壁畫、彩塑三位一體,這座文殊殿,樸實的外表下還真的自有其獨特韻味。


文殊殿東、西、北三面墻壁下部繪制有明宣德年間羅漢壁畫259尊,現存248尊。所繪羅漢像分上下兩層排列,下層羅漢坐于巖石之上,上層置于下層羅漢身后的中間,坐立穿插,相互交錯,顯得規整有序,卻不呆板。


仔細端詳不難發現,羅漢衣紋以墨色勾勒,兼以深紅或青藍等色。服飾多著僧袍,內穿僧祇支,色彩有紅、白、黃、綠、青、赭,各色相間,分明顯著,紅色較多,力求變化(網圖)。


第二層平臺

第二層平臺上,一排如窯洞般的建筑,幾株高大茂密樹木,將整個臺上遮擋得密密實實的,讓我們也險些重蹈梁、林的覆轍,錯過隨后的精彩。


第二層平臺北建筑有一個超級浪漫且好聽的名字——香風花雨樓。


非常應景的是,香風花雨樓前一簇荷包牡丹花開正盛,那一串串的花朵,猶如懸掛在腰間的小荷包,鼓囊囊,又像一串串風鈴,迎風搖曳······


在第二層平臺東側建有一排窯洞式的房子,這也是我頭一次在寺廟中見到窯洞。不用查也知道,它們一定是后建的。


一排窯房正中開一拱門,走到近前才發現,里面竟然是近70度,極為陡峭的石梯。


生活和浸染在現代化城市中的我們,走到臺基下,猶豫地望著坡度幾近70度的階梯,不由得嘆口氣:真沒想到臺基這么陡!


這是連接第二平臺與第三平臺的唯一通道。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,我恨不得手腳并用,但依然擔心重心一失就會往后仰過去。


每隔幾步,我就抬頭向上望望。一點兒一點兒,看到了松柏的枝椏、飄逸的屋檐、大門上匾額、門前的經幢······這個過程真的頗有朝圣的意味。


東大殿

當我氣喘吁吁地登上坡度高達70°的石梯,佛光寺軒昂的東大殿、茂密的油松、瘦削的經幢······仿佛在此靜靜地等候了我一千多年,一時間竟覺得有些如夢如幻。


待我喘勻了氣后,再次審視被古松掩映,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東大殿。整個建筑面闊七間,廣四間,梁柱和屋頂肌理清晰,豪勁舒展,簡約堅固,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筑 。


東大殿有種直擊心靈的震撼,主要在于它的古老,在于它的宏大。東大殿始建于晚唐,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、結構最復雜、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。


佛光寺在中國的建筑史上保持著多項的第一,其中之一就是擁有著中國最古老的木門??纯催@門釘一排十枚,北京故宮里也沒有??!


關于東大殿這五扇大門是否為原裝?最初梁思成并沒有給出答案,而是留下了懸念。1964年,梁思成的學生羅哲文先生在大門背光處發現墨跡,類似今天各旅游景點的“到此一游”。年代最早的題記為“咸通七年”,是唐懿宗的年號,也就是公元866年,距離佛光寺落成僅9年。故而斷定五扇大門皆為唐代原物。


看過大門,我們再仰頭端詳,唐代板門之上的那塊古樸的華帶牌匾,“ 佛光真容禪寺 ”6個大字,為正楷顏體,端莊、厚重、大方,凝結了書家的大氣、嚴謹、素樸。


牌匾的邊框則呈翻卷波浪紋狀,飾以云紋,甚為精美。


隨后,我們再將目光聚焦在東大殿前,古松之下,正中間矗立著始建于唐大中十一年(857年),八角單層,幢高3.2米的唐經幢。


唐經幢輪廓秀美,雕工精致,歷經千年風雨依然保存完好。


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。我學著當年林徽因的樣子,在經幢上的文字間細細尋找,終于看到了“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”和“唐大中十一年”的字樣。


該經幢上的建造年代與東大殿梁枋上的題記相互印證,確切記載了東大殿的建造年代,堪稱東大殿的石質“檔案”。


唐經幢下設束腰六邊形基座,刻有獅獸壺門及仰覆蓮瓣。


這時,我們還發現東大殿的柱礎竟然也是蓮瓣造型,頗為精致。


在東大殿廊下懸有一明代鐵鐘,其銘文標注了“ 宣德四年(1429)”的年份,以及“文殊殿內發心塑造羅漢五百尊 ”的字樣,再次佐證了原位于文殊殿內,現移至東大殿內的五百羅漢系明代作品。


直到此時,我們還沒有踏入東大殿的大門,而是站在廊下,抬頭仰望東大殿那一層層如搭建積木一般的斗拱。




巨大的屋頂下藏著簡潔、嚴謹的七輔作大斗拱。梁思成謂之:“斗栱雄大,屋頂坡度緩和,廣檐翼出,全部龐大豪邁之象,與敦煌壁畫凈土變相中殿宇極為相似,一望而知為唐末五代時物也?!?/p>

唐代的斗拱,不僅僅是為了美觀,更是結構的一部分。它就像是寫文章一樣,“文中無一廢字”,才是好文章。而到了明清,斗拱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裝飾物,辭藻華麗,卻贅余。


東大殿“斗拱雄大,出檐深遠”,氣勢恢宏,是國內唯一一座可呈現原汁原味大唐氣度的木構,乃必看的古建國寶。


經測量,斗拱斷面尺寸為210X300厘米,是晚清建筑斗拱斷面的十倍。屋檐探出達3.96米,這在宋以后的木結構建筑中是找不到的。


站在深遠的出檐下,我猛然間感覺東大殿猶如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鳥。我猜想,很多人第一次面對東大殿時,都和我們一樣不約而同地都會被震撼到。




粗曠碩大的七鋪作斗拱、飄逸灑脫的外挑屋檐,這些都僅僅是我們目之所及之處。


在東大殿的屋檐下,我好想不停地拍照,把我看到的每一個角度都收進相冊里,但又舍不得不停地拍照,因為照片里的東大殿遠不如我親眼看到的美好。


東大殿正脊中心琉璃裝飾以及兩端矗立一對琉璃鴟吻,是元代時期進行更換的。從其風格來看,元代的琉璃匠人,姑且保留了很多唐代鴟尾造型的符號,使整個大殿顯得勁健簡樸氣度不凡。


因為殿內不許拍照,故而在步入東大殿前,我特意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片,隨后的特寫照片均來自網絡。


放眼望去,東大殿儼然一座我國古代彩塑博物館。中央長長的一溜內的佛壇上,佛、菩薩、弟子、護法等35身散落其間;后墻及南北山墻內側下方立著羅漢296身,以及南窗下墻體內側等身像1身,合計共有333身古代彩塑,其中唐代彩塑35尊,堪稱國之瑰寶!


說實話,用鐵柵欄圍起彩塑,的確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,但對于我們這些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來說,要想看清這些彩塑的真容,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
大多數人了解佛光寺,常常從建筑的層面打開的,卻經常忽略這是一堂完整,規模宏大,刻畫精美,海內無雙的唐代塑像。


在中央佛壇上的35身塑像中,有33身為唐代彩塑遺存。這33身唐塑,雖經后世多次補塑、重裝,但基本保持了晚唐之際佛教彩塑造像的形態,它們是國內僅存的一壇唐代宮廷泥質彩塑造像,代表著唐代造像的高超水準。


眼前這些身材高大、造型別致的彩色塑像,仿佛將我們帶回到了遙遠的歷史時空。穿行在大唐盛世的時空中,這讓我感覺進入了一個魔幻的世界。


從藝術造型上看,佛像面頰豐滿,彎彎的眉毛,端正的口唇,都具有極其顯著的唐代風格。菩薩立像大都微微向前傾斜,腰部彎曲,腹部略微凸起,這都是唐中葉以后菩薩造像的典型特征,與敦煌莫高窟內的塑像極為相似。


東大殿造像中最具特色的莫過于佛前的脅侍菩薩,菩薩均為立式,身材健挺高挑,大部分菩薩的腰圍縮回,使體態呈現修長、窈窕之特征。


這些塑像,莊嚴與世俗、崇高與平凡、端重與柔弱、佛性與人性的微妙結合和和諧統一,在現存中國古代佛教彩塑中很難見到,是難以重新登頂的一座藝術高峰。


在這里,我們還看到了韋馱的身影,只是尺寸略小,不知是不是從現在的山門(韋馱殿)里移過來的。如果是這樣,那這尊塑像應為明代的作品。


此外,在大殿內,佛壇邊還有一尊真人肖像作品。唐大中十一年(857年),一位叫寧公遇的貴族婦人出資重建了佛光寺東大殿,至今她的塑像依然保留在殿內,只見她靠著佛壇邊的墻,結跏而坐,雙手置于腹前,面目慈祥端莊,泰然自若,表現了唐代貴族婦女雍容華貴、誠心供佛的形象特征。


在佛壇之外,沿著山墻與后墻立有五百羅漢像,現存 296 尊,為明宣德四年(1429)至五年(1430)所塑,是從文殊殿請過來的明代作品。


東大殿雖然沒有留存大鋪壁畫,但可以見到許多散落的小壁畫,最早可追溯到唐代,之后宋金元明清也都留下了印跡,可謂是一座寺觀壁畫博物館,這也是東大殿至為珍貴之處。只可惜作為普通游客的我們只能看到前槽的部分壁畫。


在殿門的背后,我們還注意到,這里保存著千年前唐人游覽佛光寺所留的“涂鴉”,也正是這些所留字跡才推斷出東大殿正門在建造后就從未更換過,是唐代原物。


至此,我們終于湊齊了東大殿的“四絕”,即唐代建筑、雕塑、壁畫、題記。


準備走出東大殿時,我們站在殿前,背靠大殿,向山門的方向回望,俯瞰佛光寺全貌。


順著東大殿深遠挑檐的指引,我們情不自禁地再次回望,遠山和松濤浮現在眼前,山風緩緩,東大殿前的兩棵古松竟然在微風中吟唱了起來······


這時的我雖然沒有見到佛光,卻望見了遠山白雪。


祖師塔

在東大殿的南側,關帝廟旁,我們看到一座六角形,造型優美而別致,通體白色,暗含了佛土梵界清凈與高潔的白色磚塔。此塔形制為國內僅見的孤例,是全國僅存兩座北魏塔之一。


看介紹方得知,此塔為祖師塔,是比佛光寺東大殿更古老的建筑。其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(471—499),是創建佛光寺初祖禪師墓塔。塔身由青磚砌筑而成,表面涂白色,表示清凈純潔。


通觀全塔,給我最深印象的,是它通體的仰蓮裝飾。從塔的第一級到第二級、六面柱體到剎,蓮無一不在。我們知道,蓮花是佛家關于智慧或謂般若的象征。由磚藝蓮瓣疊澀而成三層塔檐,真是漂亮極了。


塔身上的火焰門、束蓮柱等特征,多見于石窟壁畫中的北朝建筑,這也是推斷為北朝的重要原因。


祖師塔旁還有一通未經編錄的經幢,所立年代不詳。上書“覺空大禪師”等字樣,亦為陀羅尼經幢。


這時,我們才發現,東大殿背后緊挨著巖壁,其中有一種五臺山綠巖,約有將近30億年的歷史,是最早的陸地巖石之一。與這些巖石的年歲相比,邊上東大殿的歷史也就是倏忽一瞬。但這“倏忽一瞬”的千年歲月,對人間來說,又早已是滄海桑田。



【游】古竹林寺

離開佛光寺,在一個路口見到“唐朝古竹林寺”的路標,出于好奇便拐了進去。


途中,路遇幾座立山坡上的佛塔,沒有說明,年代不詳。但有資料顯示,散落在附近山坡上的佛光寺塔林,存有唐塔4座,金塔3座,明塔1座。


道路的盡頭,是一座民間小廟,上懸“古竹林”三字匾額。


由于大門緊閉,我們只得從側面的旁門進入。雖然名稱中有個“古”字,但整個院落中卻沒有老建筑了,現在的廟宇都是近年在古竹林寺的遺址上復建的。


寺后的山上, 高臺之上是文殊菩薩洞,沒有查到什么資料與介紹。


下山時,望見藏傳佛教的標志雙鹿法輪,不免心中產生了一絲詫異。



【獨白】

佛光寺內匯聚了北北魏墓塔,唐代大殿、經幢,金代配殿,元代鴟吻,明代大鐘······可謂古建精華薈萃。


梁思成認為,佛光寺是“中國第一國寶”,“是我們這些年的搜尋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。不僅如此,在這同一座大殿里,我們找到了唐朝的繪畫、唐朝的書法、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。它們是稀世之珍,但加在一起它們就是獨一無二的!”


我個人感覺,佛光寺是一座莊嚴而又值得細細探索每一個細節的寺廟,在里面仿佛時間都靜止了,它是唐代官式建筑的活標本,訴說著唐代佛教大難之后的信仰回歸??遇見它,仿佛遇見了那個風華絕代的盛世王朝。


今天,我,一個古建筑小白,之所以對佛光寺如此執著,是因為它為我打開了中國古建筑的大門,帶我走進了一個古老而又新鮮的充滿美感的世界,我能說的、也是我想說的,是在這個過程中,我反復感動和震驚的感受,而這也是古建筑最大的魅力所在。



未完待續,敬請期待《自駕山西,晉建晉美(十五)南禪寺,比佛光寺還早75年的最古老木構建筑》


往期回顧:

【游記】自駕山西晉建晉美(十三)代縣,百米之內散落著三件國寶


【游記】自駕山西,晉建晉美(十二)一座雁門關,半部華夏史


1.本站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
2.本站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
標簽:山西 游記 高臺 
猜你喜歡
Copyright ? 百科網 2019-2023

免責聲明:本網站部分內容由用戶自行上傳,若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處理,謝謝!聯系QQ:1186685208 版權所有:長沙市雨花區佩瓏信息技術工作室 湘ICP備2023006258號-12

在线翻译视频语言成字幕